返回列表日期:2024-02-16閱讀:494
近日,自然資源部發布2022年度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獲獎成果公告,由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指導、上海市建設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務中心牽頭,華東師范大學、同濟大學、上海市園科院、大自然保護協會(美國)北京代表處、上海天淵生態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市巖土工程檢測中心有限公司、景遙(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單位共同完成的“高密度超大城市生態功能空間整治修復關鍵技術及集成應用”項目成果喜獲2022年度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科技進步二等獎。
項目研究背景
作為高密度超大城市,上海面臨生態空間數量不足、質量不高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高品質生態空間需求的雙重矛盾。該項目立足上海超大城市高密度人居環境特征與2035年建成生態之城的目標愿景,針對城市生態資源稟賦不足、生態修復整體性不高,生態空間多元復合功能有待進一步挖掘等現實問題,經聯合團隊多年產學研用聯合攻關,在整治修復理論創新、關鍵技術攻關、應用模式集成等方面取得了原創性突破和創新,探索了超大城市生態建設的實踐路徑,為實現超大城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貢獻了技術方案。
成果主要內容:
1、揭示證實了不同人為干擾強度下城市生態梯度變化規律,面向人民城市高品質生態福祉目標,率先提出高密度超大城市生態功能空間近自然修復理論,探明了整治修復的原理路徑,構建了綜合技術框架。
高密度超大城市生態功能空間整治修復技術框架
2、圍繞整治修復“調查識別-規劃設計-建設實施-成效監測”全生命周期,聯合攻關了整治修復關鍵區域精準識別、生境鏈構建與規劃管控、近自然地標性生物群落營建、困難立地生態重構、空間復合利用與協同增效、多維監測 6 大關鍵技術,攻克了高密度超大城市生態功能空間精準調查識別、協同整治修復技術難題,全方位支撐了整治修復工程項目規劃設計與實施。
上海市域生態修復關鍵區空間分析
生境鏈系統示意圖
3、針對城區、郊野、濱海等生態功能空間所面臨的生態問題,創新提出并成功實施城市開放空間生境節點生態功能提升、郊野空間復合利用與協同增效、濱海自然生態空間陸海聯動與復合增效3大集成應用模式,并廣泛推廣,成效顯著,實現了理論認知、關鍵技術攻關、應用推廣的全鏈條生態功能空間整治修復格局。
應用典型案例:
項目成果廣泛應用并指導郊野公園建設、土地綜合整治、濱海生態濕地恢復及鄉村“農林水鄉”修復等各尺度整治修復工程項目。
以“農林水鄉”為例,針對單一要素整治修復協同不足、整體生態成效不顯著等問題,2017年起,結合廊下郊野公園市級土地整治項目,針對區域集約化耕作帶來的農業面源污染排放、生物多樣性下降等問題,以土地整治為平臺,強化規劃統籌引領,調適空間、集聚項目、匯集資金、統籌行動,將農、林、濕空間高效整合,著力探索并集中示范農林濕復合生態空間利用與功能提升技術、本地物種保育與生物棲息地構建技術,探索大都市區生態空間高效復合、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實現路徑。
農林水鄉設計了包含“生態前置庫、多級水耕濕地、清水涵養區、水上森林、林間濕地”等生態單元組成的復合生態循環凈化系統,農田灌溉尾水經生態凈化功能單元逐級凈化,實現水質改善目標。凈化系統內的水上森林通過構建“異齡、復層、落葉常綠混交林”的生態島,也為鳥類、蛙類、蜻蜓等提供了多樣化的棲息生境。
2021年起,上海市建設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務中心聯合華東師范大學連續開展了三年生態觀測監測。數據表明,農田退水經“農林水鄉”區域總氮、總磷年平均去除率達48%和55%,區域記錄到鳥類49種,吸引到國家二級保護鳥類紅隼、普通鵟等來此棲息。“農林水鄉”的建設,有效提升了區域生態環境質量,依托該區域,開展了“生態研學”、“昆蟲記”、“稻香村”等系列自然然科普教育活動,有效普及生態修復與保護知識。
本類容由上海市建設用地和土地整理事務中心網站轉載:創新成果 | 市土地整理中心牽頭項目獲2022年度自然資源科學技術獎 (qq.com)